实验(实习)目的和要求:
了解燃油系统及锅炉点火的投运过程,掌握投运操作方法和原理。了解燃油系统和锅炉吹扫系统的作用。
实验(实习)步骤:
(1)投入油罐区伴热蒸汽系统;
(2)启动#1供油泵;
(3)建立炉前油系统;
(4)确认燃油漏泄试验的条件;
(5)确认锅炉吹扫条件满足;
(6)炉膛吹扫步骤;
(7)油枪投运允许条件;
(8)油枪投运步骤;
实验(实习)仿真操作规程:
1、炉前油系统的检查与准备
1.1油、汽管道保温良好,无积油、积粉。
1.2检查油枪、点火装置完好,阀门的控制气源已投入,各仪表已投入,指示正常。
1.3各吹扫阀门已关闭,供、回油母管放油门已关闭。
1.4按要求检查各手动门的开关位置正确。
2、炉前油系统的投运
2.1开启吹扫蒸汽的疏水门,稍开进汽门暖管,暖管结束后,维持蒸汽压力0.8MPa左右。
2.2检查回油快关阀关闭,油再循环阀开启,汇报值长,启动一台供油泵,炉前油系统走旁路运行。
2.3检查供、回油快关闭阀具备开启条件,将其开启,油再循环阀自动关闭。
2.4用供油减压阀和回油调节阀维持炉前油压2.5~3.0MPa。
2.5检查炉前油系统无渗漏现象。
3、油枪的投运与停止
操作说明:油枪的投、退操作均可在就地控制柜和中央控制室完成。无特殊情况,就地控制柜的切换开关均应打至“远控”位置,在DCS上进行操作,一般情况下,使用单只油枪程控或对角枪程控,以防燃料变化率过大。
3.1油枪投运允许条件
3.1.1燃油压力正常。
3.1.2火检冷却风压>2000Pa。
3.1.3无OFT信号。
3.1.4吹扫蒸汽压力正常
3.1.5锅炉风量>30%。
3.1.6燃油跳闸阀开启。
3.1.7燃油温度正常。
3.1.8炉膛吹扫完成。
3.2油枪投运步骤
3.2.1进油枪。
3.2.2开吹扫阀。
3.2.3吹扫完毕。
3.2.4关吹扫阀。
3.2.5推进点火枪并打火。
3.2.6开油角阀。
3.2.7等火焰证实。
3.2.8退点火枪。
3.2.9投运过程中,上述任一步序失败,都将退出所有设备。
3.3油枪停止的允许条件
3.3.1无MFT。
3.3.2设备无故障。
3.3.3程控启动功能组未执行。
3.3.4油枪不在就地状态。
3.4油枪停止步骤
3.4.1关油角阀。
3.4.2推进点火枪并点火。
3.4.3开吹扫阀。
3.4.4吹扫完毕。
3.4.5退点火枪,关吹扫阀。
3.4.6退出油枪。
4、第一次锅炉点火冷态启动
4.1锅炉底部加热充分,具备点火条件后(视情况投入油枪),启动一台一次风机,投入#1磨冷风加热器,#1磨煤机暖磨。
4.2检查等离子点火系统正常,顺序启动4台等离子发生器,并调整电压、电流至最佳值。
4.3启动#1磨煤机,给煤量维持11~12t/h,检查着火情况,记录每一支等离子燃烧器从投煤到点燃的时间间隔。
4.4炉整体膨胀检查工作。
4.5炉升温、升压曲线,调整磨煤机的给煤量,完成不同出力下等离子燃烧器的性能调整试验。
冷态启动
5.1部加热充分,具备点火条件后,启动一台一次风机,投入#1磨冷风加热器,#1磨煤机暖磨。
5.2离子点火系统正常,顺序启动4台等离子发生器,并调整电压、电流至最佳值。
5.31磨煤机,给煤量维持11~12t/h,等离子燃烧器投入运行,根据着火情况,调整各参数至最佳值,着火稳定后,调整给煤量至适当出力运行。
5.4炉升温、升压曲线,增加磨机的给煤量,观察炉出口烟温和炉内燃烧情况,如燃烧稳定,可继煤续增加出力, 观察炉出口烟温是否超限,适当调整上层燃烧器喷入的的冷风量,完成汽轮机冲转、定速,发电机并网等工作。
5.5整磨煤机给煤量,机组升负荷。
5.6动#2\#3\#4磨煤机,升负荷,在此期间要注意调节,防止投入煤量发生大的阶跃,确保负荷过渡平稳。
5.7油稳燃负荷后,逐次试停等离子发生器,完成锅炉启动过程。
实验(实习)仿真操作票:
11 |
建立燃油系统 |
|
(1) |
投入油罐区伴热蒸汽系统 |
|
|
开启辅汽联箱至油罐加热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辅助蒸汽系统 |
|
投入凝结水至油罐区加热减温器调节门自动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给水 |
|
投入凝结水至燃油吹扫温度调节门自动 |
|
开启油罐区拌热减温器前蒸汽电动门 |
DCS/汽机/辅助蒸汽系统 |
|
开启燃油吹扫减温器前蒸汽电动门 |
|
启动一台卸油泵 |
DCS/锅炉/燃油泵房 |
|
确认油罐A、B油位正常(5~9m) |
|
确认油罐A、B温度正常(15~50℃) |
(2) |
启动#1供油泵 |
|
|
开启吹扫蒸汽的疏水门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炉前油系统 |
|
开吹扫蒸进汽门暖管,维持蒸汽压力0.6MPa左右 |
|
暖管结束后,关闭吹扫蒸汽的疏水门 |
|
开启燃油供油总门 |
|
开启燃油回油总门 |
|
确认燃油回油快关阀关闭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确认燃油供油快关阀关闭 |
|
开启油再循环阀40% |
|
启动#1供油泵,炉前油系统走旁路运行 |
DCS/锅炉/燃油泵房 |
|
确认供油泵出口压力正常 |
(3) |
建立炉前油系统 |
|
|
开启供油手动门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炉前油系统 |
|
开启燃油压力调节阀前、后手动门 |
|
开启回油快关闭后手动门 |
|
开启回油快关闭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关闭油再循环阀 |
|
用供油减压阀调节维持炉前油压2.5~3.0MPa |
|
开启油枪油阀前隔绝门(12个手动门)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炉前油系统 |
|
开启吹扫阀前隔绝门(12个手动门) |
|
开启炉前压缩空气总门 |
|
开启压缩空气至油枪隔绝门(12个手动门) |
(4) |
投入炉膛烟温探针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锅炉风烟系统 |
|
炉膛火焰监视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火焰监视 |
12 |
锅炉点火 |
|
(1) |
确认燃油漏泄试验的条件 |
|
|
a)燃油角阀全关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b)燃油母管进油压力允许 |
|
c)条件满足按“需要漏泄试验”按钮,点击“旁路泄漏试验” |
DCS/BMS操作面板 |
|
确认“泄漏试验完成”灯亮,试验结束,关闭“泄漏试验”面板 |
(2) |
确认锅炉吹扫条件满足 |
|
|
a) 确认送风机运行 |
DCS/锅炉/风烟系统 |
|
b) 确认引风机运行 |
|
c) 确认预热器运行、挡板组开启 |
|
d) 确认所有油角快关阀关闭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e) 确认燃油母管跳闸阀关 |
|
f) 确认无MFT指令 |
DCS/锅炉/锅炉主控画面 |
|
g) 确认所有给煤机停 |
|
h) 确认所有磨煤机停 |
|
i) 确认磨煤机出口门全关 |
|
j) 确认二次风风门挡板在吹扫位30%(有插入油枪的辅助风挡板,在启动该层油枪时将该层辅助风挡板关到点火位置,开度约为35%) |
|
k) 确认一次风机均停 |
|
l) 确认仪用空气压力正常,大于0.5MPa |
|
m) 确认风量适当(30%~40%) |
|
n) 确认燃烧器喷嘴至水平位(50%) |
|
o) 确认SOFA风门挡板关 |
DCS/锅炉/小风门 |
|
p) 确认所有火检指示无火 |
DCS/锅炉/火焰监视 |
|
q) 确认火检冷却风压力正常 |
|
r) 确认“漏泄试验”成功 |
DCS/BMS操作面板 |
(3) |
炉膛吹扫步骤 |
|
|
炉膛吹扫条件满足,按“吹扫按钮” |
DCS/BMS操作面板 |
|
确认“吹扫按钮”灯亮,进行炉膛吹扫5分钟 |
|
吹扫完成后,确认MFT继电器复位 |
(4) |
油枪投运允许条件 |
|
|
燃油压力正常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无OFT信号 |
|
吹扫蒸汽压力正常 |
|
燃油跳闸阀开启 |
|
燃油温度正常 |
|
锅炉风量>30% |
DCS/锅炉/风烟系统 |
|
火检冷却风压>2000Pa |
DCS/锅炉/火焰监视 |
|
炉膛吹扫完成 |
DCS/BMS操作面板 |
(5) |
油枪投运步骤 |
|
|
确认炉底加热解列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排污加热系统 |
|
开启一台电动给水泵 |
DCS/锅炉/锅炉主控画面 |
|
用给水调节阀控制汽包水位,并保持-50~+50mm |
|
投入AB层#1角油枪(按“顺启”按钮) |
DCS/锅炉/燃油系统 |
|
等火焰证实后 |
|
对角投入#3油枪(AB) |
|
视燃烧情况投入#2、4油枪 |
|
确认炉底加热解列 |
就地/锅炉主画面/排污加热系统 |
|
确认下联箱各加热阀(注意辅汽联箱压力) 关闭 |
|
确认左、右侧加热总阀关闭 |
|
确认左右侧炉底部加热联箱一、二次疏水阀开启 |
实验(实习)结果:
机组燃油系统及点火过程中相关设备启动,系统运行正常,相关参数正确,备用设备连锁投入正常。
实验(实习)讨论和分析:
(1)锅炉点火时为什么要先投入燃油系统?
(2)锅炉炉膛吹扫的步骤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