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(实习)目的和要求:
了解凝结水系统及除氧器上水的投运过程,掌握投运操作方法和原理。了解凝结水系统、的作用及除氧器的工作原理。
实验(实习)步骤:
(1)排气装置和凝结水箱补水;
(2)凝泵、疏水泵密封及注水;
(3)疏水泵的投运;
(4)凝结水泵的投运;
(5)除氧器上水;
(6)投用除氧器加热;
(7)投入本扩及管扩喷水系统;
实验(实习)仿真操作规程:
1、凝结水系统投运前的检查及准备
1.1检查凝结水系统检修工作结束,工作票收回,现场清洁干净无杂物,各种标志齐全正确。
1.2凝结水箱、排汽装置及真空系统经清扫、冲洗合格,人孔门关闭,灌水至正常水位。
1.3检查就地仪表配置齐全且已投入,指示正确,画面上各参数及报警指示符合实际,联系热工投入各联锁保护。
1.4检查疏水泵及电机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,联轴器防护罩完整牢固,电机接线完整,无松动断股现象,热备用良好。
1.5检查疏水泵轴承油位在油标刻线处。
1.6检查凝结水泵的轴承油位在1/3~1/2处,油质良好。
1.7检查凝结水泵地脚螺栓紧固,电机接线良好,外壳接地线牢固,无松动断股现象,联轴器防护罩完整牢固。
1.8查凝结水泵与电机联轴器联接完好。
1.9打开凝结水泵、疏水泵密封冷却水阀门,仔细检查密封水管路是否畅通,打开轴承冷却水阀门,仔细检查轴承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,轴承冷却水量为0.3~0.5t/h,水压大于0.3MPa。
1.10按凝结水系统启动前阀门检查卡查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。
1.11打开凝结水泵的入口阀及连续排空阀给凝结水泵泵体注水。
1.12打开疏水泵的入口阀及连续排空门给疏水泵体注水,出口阀应是关闭的。
1.13凝结水系统启动前,应联系化学进行精处理投运前的检查和准备。
1.14按规定进行系统各联锁试验合格。
1.15检查凝结水泵、疏水泵具备启动条件后,联系凝结水泵、疏水泵送电。
2、凝结水系统的投运
2.1凝结水系统的允许投入条件
2.1.1至少一台除盐水泵运行;
2.1.2至少一台辅机循环水泵运行;
2.1.3排汽装置水位>1500mm(就地);
2.1.4凝结水箱水位>860mm;
2.1.5精处理已注水排空或者其旁路阀已打开,其入口压力大于0.1MPa;
2.1.6将凝结水泵再循环阀打开至手动。将凝结水至除氧器上水调节阀及其旁路阀关闭;
2.1.7将凝结水泵的出口电动阀关闭。
2.2凝结水泵的启动
2.2.1满足2.1条件后,并且就地检查正常,可在画面启动凝结水泵电机;
2.2.2凝结水泵电机启动后,延时30秒打开凝结水泵出口阀门,检查各仪表读数及密封水泄漏情况;
2.2.3如果凝结水泵启动后,出口门未打开,则最多允许运转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,1分钟后其出口阀还未打开,则应紧急停止此泵。
2.2.4启动凝结水泵电机后,查其出口逆止阀正常打开 ,出口电动阀联开正常,泵的出口压力、流量正常,无异常振动及噪声,轴承温度不超限;
2.2.5 凝结水泵运行正常后,逐渐打开凝结水泵供除氧器调节阀,将另一台凝结水泵投入备用;备用泵的进出口阀打开。
2.2.6待化学化验合格后,方可投入轴封加热器及各个低加对其进行冲洗。待化学化验合格后,可回收至除氧器,同时联系化学尽快投入精处理运行。
3、疏水泵的投运
3.1查排汽装置检修结束,内部已清理干净并已注入除盐水至正常水位。
3.2将预选的疏水泵的入口手动门打开,给其注水排空。
3.3疏水泵的连续抽空气阀及出口最小流量阀打开并投入自动。
3.4启动预选疏水泵,查其出口压力、电流正常,出口电动阀联开正常。
3.5将疏水泵出口至凝结水箱的调节阀投入自动,监视其根据水位调节正常。
4、除氧器投运前的检查
4.1查系统检修工作结束,工作票收回,现场清洁无杂物。
4.2查仪表配置齐全并投运且指示正确,画面上各参数及报警指示符合实际,联系热工投入各联锁保护。
4.3查除氧器固定支撑牢固无松动,滑动支撑处无部件松动及杂物阻碍。
4.4按启动前阀门检查卡查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。
4.5按规定进行系统各联锁保护试验合格。
5、除氧器的投运
5.1除氧器上水冲冼
5.1.1在凝结水水质合格倒至除氧器之前,可稍开凝结水至除氧器门上水。
5.1.2进行除氧器水质化验,当Fe>50mg/L时,进行除氧器冲洗。
5.1.3水质偏差较小时,采用边上水边放水的方法冲洗;水质偏差较大时,采用除氧器全部放水之后重新上水的方法进行冲洗,直至Fe<50mg/L。
5.1.4冲洗合格后,维持除氧器水位在正常水位的30%。
5.2除氧器加热
5.2.1查除氧器已冲冼合格,辅汽系统已投运正常。
5.2.2查除氧器各仪器、仪表 、水位投入,启动排空门、排氧门打开,安全阀投入。
5.2.3首先向除氧器充水至正常水位30%的位置(水箱中心线下1m),充水量大约为45m3,温度大约20℃。
5.2.4打开除氧器预暖门按照允许温度上升速度(在最大与最小之间)进行控制;当除氧器达到要求的温度与压力时,可以开始缓慢打开凝结水调节阀进一步给除氧器充水向其缓慢供汽,当达到正常水位后,即可向锅炉上水。
5.2.5在除氧器投入加热前,及时关严与汽缸的连通阀门,以防冷水冷汽进入汽缸。
5.2.6机组并网带负荷后,当四抽的压力升高大于除氧器的初始压力后,即可关闭辅汽供汽调门,打开四抽供除氧器供汽电动阀,除氧器进入滑压运行。
实验(实习)仿真操作票:
7 |
凝汽器及除氧器上水 |
|
(1) |
排气装置和凝结水箱补水 |
|
|
开启排汽装置一、二次排放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排汽装置补水手动门,向排汽装置补水 |
|
排放后关闭排汽装置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确认排气装置水位补到正常水位1500mm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排气装置水位高1600mm ,低1300 mm报警 |
|
关闭排汽装置补水手动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凝结水箱排气一、二次门(在凝结水再循环管路上) |
|
开启凝结水箱化学清洗排放口 |
|
开启凝结水箱补水电动门后排气门及排放门 |
|
开启凝箱补水水位调阀进、出口手动门 |
|
开启凝补水箱补水水位调阀进、出口门后排放门 |
|
开启凝结水箱补水水位调阀,向凝汽器补水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根据情况调节凝结水箱补水水位调阀的开度 |
|
关闭补水电动门后排气门及排放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水质合格后关闭化学清洗排放口 |
|
关闭凝补水箱水位调阀进口门后排放门 |
|
关闭凝补水箱水位调阀出口门后排放门 |
|
确认凝汽器水位补到2400mm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关闭凝补水箱水位调阀 |
|
投凝补水箱水位调阀自动,设定(2400mm) |
(2) |
凝泵、疏水泵密封及注水 |
|
|
开启#1、#2凝泵密封水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#1、#2凝泵密封水回水门 |
|
开启疏水泵密封水总门 |
|
开启#1、#2疏水泵密封水门 |
|
开启#1、#2疏水泵密封水回水门 |
|
开启#1凝泵电机冷却水进、出口手动阀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汽机循环冷却水系统 |
|
开启#2凝泵电机冷却水进、出口手动阀 |
|
开启#1疏水泵轴承冷却水进、出口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#2疏水泵轴承冷却水进、出口门 |
|
开启#1凝泵电机循环冷却水进、出口手动阀 |
|
开启#2凝泵电机循环冷却水进、出口手动阀 |
|
开启凝泵入口阀给凝泵泵体注水 |
|
开启疏水泵入口阀及出口排放门给疏水泵体注水 |
(3) |
疏水泵的投运 |
|
|
开启排汽装置水位调节阀前、后手动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排汽装置至凝结水箱管路排气门 |
|
开启排汽装置疏水泵旁路阀前、后手动门 |
|
开启排汽装置疏水泵旁路阀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启动#1疏水泵 |
|
电流正常,出口电动阀联开正常 |
|
将疏水泵出口至凝结水箱的调节阀投入自动 |
|
将另一台疏水泵投入备用 |
|
关闭排汽装置至凝结水箱管路排气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关闭疏水泵出口排放门 |
(4) |
凝结水泵的投运 |
|
|
确认凝泵、疏水泵送电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排汽装置水位>1500mm |
|
凝汽器水位>2400mm |
|
开启凝结水精处理旁路电动门 |
|
开启轴封加热器旁路电动门 |
|
开启#7、#6、#5低加旁路电动门 |
|
开启#5低加出口电动门 |
|
开启#5低加出口至有压放水管电动门 |
|
确认凝泵最小流量再循环阀在手动位置并全开 |
|
开启凝泵最小流量再循环阀前、后手动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轴封加热器出口一、二次排气门 |
|
开启#7~5低加进、出口管路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开启#7~5低加出口一、二次排气门 |
|
开启#7~5低加水室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开启凝泵供除氧器调节阀前、后手动门 |
|
|
启动1号凝结水泵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开启1号凝结水泵出口电动门(凝泵电机启动后,延时30秒自动打开凝泵出口阀门) |
|
将另一台凝泵投入备用;备用泵的进出口阀打开 |
|
凝泵运行正常后,逐渐打开凝泵供除氧器调节阀(3%左右) |
|
待水质合格后, 开启轴封加热器进出口手动门(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) |
|
关闭轴封加热器旁路电动门 |
|
开启#7、#6低加进出口电动门 |
|
关闭#7、#6低加旁路电动门 |
|
开启#5低加进口电动门 |
|
关闭#5低加旁路电动门 |
|
进行轴封加热器及各个低加对其冲洗 |
|
关闭轴封加热器出口一、二次排气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关闭#7~5低加进口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关闭#7~5低加出口一、二次排气门 |
|
关闭#7~5低加水室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开启除氧器进水电动门前一、二次排放门 |
|
开启除氧器进水电动门后一、二次排气门 |
(5) |
除氧器上水 |
|
|
开启除氧器一、二次排气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除氧器系统 |
|
开启除氧器排空门(打不开,实际已开) |
|
开启安全阀后排放阀 |
|
排放后,投入安全阀 |
|
关闭安全阀后排放阀 |
|
待化学化验合格后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投入凝泵再循环阀自动 |
|
开启除氧器进水电动门,向除氧器上水 |
|
关闭#5低加出口至有压放水管电动门 |
|
关闭除氧器进水电动门前一、二次排放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除氧器系统 |
|
关闭除氧器进水电动门后一、二次排气门 |
|
开启凝结水精处理进出口电动门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关闭精处理旁路电动门,投入凝结水精处理运行 |
(6) |
投用除氧器加热 |
|
|
开启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前排空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辅助蒸汽系统 |
|
开启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后排放门 |
|
开启辅汽联箱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前、后电动门 |
DCS/汽机/给水除氧系统 |
|
开启辅汽联箱至除氧器压力调节阀按照允许温度上升速度(在最大与最小之间)进行控制 |
|
当除氧器水温达到80℃、压力0.15Mpa,将除氧器水位缓慢补至正常水位2600mm |
|
投入除氧器水位调节阀自动并设定2600mm |
|
水温达 102-108℃后,投除氧器压力调节阀自动 |
|
开启除氧器溢流电动门 |
|
开启除氧器排氧门(4个)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除氧器系统 |
|
关闭除氧器一、二次排气门 |
|
关闭除氧器排空门 |
7.7 |
投入本扩及管扩喷水系统 |
|
|
开启本扩喷水调阀前排放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开启管扩喷水调阀前排放门 |
|
确认本扩喷水温度调阀关闭 |
DCS/汽机/凝结水、补水系统 |
|
确认管扩喷水温度调阀关闭 |
|
关闭本扩喷水调阀前排放门 |
就地/汽机主画面/凝结水系统 |
|
关闭管扩喷水调阀前排放门 |
实验(实习)结果:
机组凝结水系统相关设备启动,系统运行正常,相关参数正确,备用设备连锁投入正常。
实验(实习)讨论和分析:
(1)凝结水的水源来自于那里?对凝结水的品质有哪些要求?
(2)凝结水的作用是什么?
(3)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?